买竞彩篮球彩票app

图片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在津揭牌 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上合贡献”

来源:天津日报 2025-09-04 15:38 浏览量:112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是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共识。9月2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以下简称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在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揭牌启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在天津设立绿色产业合作平台,旨在落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领导人共识,弘扬“上海精神”,建立上合组织国家政府部门、工商业协会、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界广泛参与的绿色产业合作机制,促进产业政策交流,加强产业项目合作,推进先进绿色技术研发应用协作,强化绿色发展资源信息和成果共享,助力上合组织国家携手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智慧与方案。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发展合作区外景。

为何在津设立?

目前,绿色产业正逐步成为上合组织国家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上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在津设立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将充分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实践,彰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化转型的生机活力,更为上合组织带来绿色产业领域的买竞彩篮球彩票app合作机遇和广阔空间。

天津,作为中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同时也是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城市。近年来,天津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以“双碳”目标为引领,以绿色低碳发展行动为抓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

在政策引领层面,天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了以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为立法主旨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构建起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实施方案与支撑保障措施体系,为绿色转型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政策引领有力推动了多维度的转型。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方面,天津持续发力,以风、光、锂、电产业为核心,构建了链条完备、技术先进的产业体系。2024年,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2020年的3.5倍,绿电交易量较2020年增长3.9倍,非石化能源消费比重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天津能源供给清洁化、低碳化转型步伐正在持续加快。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天津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速构建“1+3+4”现代产业体系,同步建立“区级培育、市级提升、国家级示范”的绿色制造单位三级梯度培育机制,有力推动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跃升。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上,“十四五”前四年,全市以8.4%的综合能源消费增长,有力支撑了18.7%的经济增长,资源利用集约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同时,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也在持续健全,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9%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8%。资源循环利用网络持续织密,“变废为宝”的绿色发展模式成效凸显。

绿色载体建设加速,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天津深入推进绿色产业承接载体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城市绿色发展树立了样板;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推动产业与生态实现协同发展;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循环经济,打造资源循环利用的样板。这些绿色载体的建设与发展,吸引了买竞彩篮球彩票app绿色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促进了绿色产业的集聚发展。

随着天津在绿色产业领域不断深耕,国际合作交流日渐深化,津产新能源汽车、再制造印刷设备等产品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投入使用,实现绿色技术与装备的国际输出;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乌中明源丝路自由贸易特区等跨国合作园区深化推进,一批新能源、高端装备领域的国际投资合作项目加速落地,为全球绿色经济合作注入“天津力量”。

承担哪些重要任务?

近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在政策对话、技术交流、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等方面广泛合作,持续推动区域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据了解,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将承担6方面主要任务。

一是深化对话沟通交流。在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理念的传播与交流尤为重要。通过加强对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推介,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深入地传播。与此同时,积极促进各相关国家的政府机关、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等密切往来和沟通对话,交流产业发展政策,分享优秀实践经验。

二是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着眼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绿色低碳转型动向,围绕上合组织国家绿色产业面临任务形势、任务举措、实施成效、正反案例等,联合相关国家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上合组织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是推动务实项目合作。加强各方资源匹配,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绿色产业供应链融合发展和重大合作项目落地,促进先进绿色技术共同研发和成果推广。挖掘相关城市、产业园区、社会组织等合作潜力,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和园区缔结友好伙伴关系,推动建立范围更广、影响更大的绿色产业合作形式。

四是强化资源信息共享。强化绿色发展优势资源要素整合配置。推动相关国家互相通报绿色产业发展政策、重大项目、先进技术、展会活动等资讯,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五是加强绿色标准对接。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间绿色标准对接合作,开展重点用能产品能效标准标识比对研究,研究提出碳汇等国际标准合作路径,推动构建共同的绿色产业标准,便利绿色经贸往来与产业合作。

六是组织人才交流培训。实施政府官员、企业家、技能人才、青年学生等各类人才交流学习和培训项目,促进互学互鉴。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加强优质科研教育资源共享,开展联合办学、联合教学、联合培养。

平台是如何构成的?

据介绍,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将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指导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咨询委员会提供工作支撑,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联盟、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促进中心等推动务实合作,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发展合作区作为重要载体。

咨询委员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咨询委员会,为平台发展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建议。咨询委员会设主任委员3名,委员20余名,由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绿色转型、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中外专家学者代表组成。

合作联盟——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联盟,负责促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低碳转型重大项目、技术、标准等合作。合作联盟由去年新成立的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的新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和新能源创新科技领军民营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未来,将与上合组织国家间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领域的重点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携手,共同推动相关项目的务实合作、先进绿色技术的交流互通和绿色产业标准的衔接互认。

促进中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促进中心,负责绿色产业合作基础能力建设、促进务实项目合作等工作。该促进中心由天津市牵头,依托天津市节能环保中心建设。未来,促进中心将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间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搭建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低碳政策库、项目库、技术库、企业库、专家库、服务机构库等资源库,通过举办对话沟通交流活动、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组织开展人才交流培训等,强化资源信息共享,进一步畅通合作交流的渠道。

合作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发展合作区,将打造大型城市绿色治理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国(天津)方案”。作为绿产业合作平台重要载体,合作区依托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未来,合作区将聚焦“城市矿产”的开发,在现有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废旧家电拆解、废旧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等4个再生资源支柱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发展能级,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相关园区、项目间的交流合作,构建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间循环经济产业合作生态,打造绿色产业作交流的重要承载区。

如何打造“中国(天津)方案”?

作为绿色产业合作平台的重要载体,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发展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依托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重点聚焦“城市矿产”的开发,废弃物零填埋、再生资源跨境流通等重点领域,构建上合组织国家间再生资源合作产业生态。

9月2日,天津子牙经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彦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我们将聚焦‘城市矿产’开发、再制造产业发展、再生资源跨境流通等领域,推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发展合作区建设,搭建新型工业化产业承接平台和综合物流枢纽平台,拓展再生资源跨境流通,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园区间合作,畅通循环经济产业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构建上合组织国家间再生资源产业生态。打造大型城市绿色治理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提供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实体样板。”

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第一家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经开区,历经20余年深耕,已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标杆。自成立以来,园区始终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引擎,不断突破创新。在产业发展上,坚持循环经济与新能源新材料“双轮驱动”,一方面,建立起从“资源回收”到“拆解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产品制造与再制造”的再生资源全产业链;另一方面,打造了从“动力电池制造”到“PACK组装”,再到“梯次利用、资源化利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

在强大产业链支撑下,截至2024年,园区已汇聚企业337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33.8亿元,年处理加工各类再生资源能力近千万吨,每年可向市场供应再生铜、铝等资源150万吨。据不完全测算,自2007年以来,园区累计处理废五金近1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00万吨,相当于节省原矿开采4000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面对合作区成立的全新发展机遇,张彦江表示,下一步将聚焦五个重点方向,全力打造大型城市绿色治理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国(天津)方案”。

在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方面,合作区将稳固废旧有色金属、废弃电器电子、报废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四大再生资源产业链,推动再生材料向汽车零部件、电动车轮毂及铝制品、高性能铜合金微细线材、铜制散热器配件及电器电子产品外壳等产业链下游深加工方向延伸。“接下来,我们将构建再生资源资源化与梯次利用双轨体系,谋划梯次利用电池储能设备制造项目,推动应急电源电池组、备用电源、通讯基站储能设备等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同时,继续深化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在有色金属、报废汽车、动力电池、废纸等领域合作。”张彦江说。

在搭建绿色产业合作平台方面,合作区将全力推进占地863亩的绿色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基地一期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经具备承接项目落地条件,并且储备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轨道交通新材料两个意向签约项目。”张彦江表示,明年将启动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重点招引有色金属加工、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再制造、新型复合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等领域项目,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绿色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

在建设绿色产业物流平台方面。合作区将推动再生资源跨境贸易平台建设。“我们与天津城建集团、意大利维龙物流集团合作,已经启动了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子牙智慧物流园项目建设,预计2026年底竣工。该物流园将打造集再生资源跨境回收、快速消费品及跨境电商、华北地区医药分拨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配套枢纽,目前已对接多家意向企业。”张彦江说,与此同时,2700平方米保税仓仓库提升改造工程近日也已启动,今后将开展再生资源进口存储业务,预计年内完工。

在构建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方面,合作区将发挥子牙循环经济研究院等创新载体作用,围绕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废旧轮胎资源化、循环经济数字化等相关领域开展课题研究,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发挥天津市循环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围绕园区、企业、产品等不同领域建立标准规范,重点推动再生材料及其碳足迹计量标准研究,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标准支撑。

在拓展园区间绿色产业合作方面,合作区将重点推动与上合组织国家园区间产业合作,畅通绿色产业政策对话、合作交流、项目对接和贸易流通等多领域合作渠道。通过与上合组织国家园区缔结友好园区,围绕产业互鉴、技术合作、经贸往来、互访交流等开展深度合作。

专家观点:共筑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

——访南开大学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军锋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的建设为上合组织国家搭乘中国绿色产业高速发展快车、推动绿色产业合作、共筑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搭建了重要平台。”9月2日,南开大学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军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支持上合组织国家推动能源清洁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提升气候适应能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也将为改善当地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提供新的助力。

当前,中国已构建起以绿色能源、绿色资源、绿色消费产品为核心的完善绿色产业体系,成为全球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国在全球绿色发展治理中,彰显大国担当与责任,系统谋划绿色发展蓝图,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产业能力,既能满足国内对绿色装备、产品和资源的需求,也为全球各国,尤其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王军锋说。

他认为,平台将为上合组织国家创造绿色产业发展机遇,合作打造现代化绿色产业供应链体系,合作实现上合组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目标,合作推动上合组织国家社会经济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共同打造上合组织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

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制造业中心城市,未来,天津在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绿色产业合作中,拥有巨大的发展新机遇。

“天津是中国绿色产业发展与创新的先锋城市,不仅拥有规模庞大的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绿色能源及相关装备制造业,还是循环经济产业的代表性城市——这里有行业领军的国家循环经济产业龙头企业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还有聚焦循环经济开发开放的国家级产业区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王军锋详细列举了天津的优势所在,并指出,借助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天津可进一步系统谋划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相关城市的合作。一方面,全面升级绿色产业供应链国际合作的规模与深度,提升绿色能源、绿色资源、绿色装备、绿色技术、绿色智能、绿色消费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水平;另一方面,全力打造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绿色产业发展与绿色产品贸易的核心枢纽城市,构建绿色产品服务贸易网络,推动双方在绿色产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领域实现规模化、协同化、高质量发展。

“面对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绿色产业合作,既是机遇也是责任。”他说,相信以合作平台为纽带,将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释放绿色产业活力,共同为深化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上合方案”。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